|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热点

中国经济时隔5年再迎"全面体检",有何意义?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  时隔5年,中国经济将再次迎来“全面体检”。近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事关...

  时隔5年,中国经济将再次迎来“全面体检”。近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事关“千家万户”,数据必须“千真万确”。数据质量是经济普查的生命线,是检验经济普查工作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要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切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经济普查对象覆盖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每5年进行一次,目前我国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别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开展的首次大型普查。2018年“四经普”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通过经济普查,将实现对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方位扫描和深层次体检,更好掌握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底”,全面了解新时期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特征,并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由于普查对象数量庞大、经营情况复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普查被称为和平时期的一次重大社会动员。特别是第五次经济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没有先例可循,调查内容增多、技术要求提高、工作难度加大,既要做好普查的组织实施,也离不开广大普查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经济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应当如实、按时填报经济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应当按照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的要求,及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政策 “四类药”相关公司进入备货模式

下一篇:北京:进入商超、商务楼宇及各类公共场所可不查验核酸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