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外汇

澳储行再次“小步伐”加息 专家称海外央行加息或进入放缓阶段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要:  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12月6日,澳储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提升至3.10%,符合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澳...

  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12月6日,澳储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提升至3.10%,符合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澳储行声明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份,澳大利亚年通胀率为6.9%,仍显著高于2%至3%的目标区间,未来澳储行仍将继续加息。

  澳储行是海外央行中放慢加息步伐的先行者,在10月份率先将加息幅度从50个基点缩窄至25个基点,旨在平衡“控制高通胀”和“经济软着陆”两方面的目标。截至此次加息,澳储行自今年5月份以来已经8次加息,利率提高至2012年11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居民的债务压力较高、资产负债表状况较差,家庭偿债比率远高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此外,澳储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敏感度也较高,受到加息的影响,目前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已经迅速降温,房价连续多月下跌,债务违约风险提升。为避免引发金融风险,澳储行的加息空间更为有限。

  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从全球交易量最大的10种货币(G10货币)来看,既定在11月份召开议息会议的6家央行(美联储、英国央行、澳储行、新西兰联储、挪威央行、瑞典央行)全数进行了加息,总计加息350个基点。截至11月末,G10货币对应的10家央行年内已累计加息2400个基点。

  不过,在猛烈的“加息潮”影响下,海外多国经济已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也使得持续大幅加息的难度增大。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海外央行或进入紧缩周期的新阶段——即加息节奏放缓,但高利率将持续更长时间。

  “部分发达国家将迈入终点利率更高、跨度更长的加息周期,主因是其经济衰退风险与通胀压力并存。”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岳翔宇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由于疫情期间美欧等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补贴,过度刺激内需,导致出现供给回升慢(前期补贴导致工资预期抬高,居民返工意愿弱)和需求疲软(补贴退坡导致居民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困境,企业遭遇弱需求与高工资成本双重挤压,使得“衰退”和“通胀”问题同时存在。如果这些国家仍持续大幅加息以控制通胀,则可能导致更深程度“衰退”。

  明明也认为,海外央行有望逐步放缓加息节奏。以美欧央行为例,美联储可能会在12月份的议息会议放缓加息步伐至50个基点;同时,随着海外部分经济体“衰退”风险上升,大宗商品需求走弱,叠加近期欧洲能源问题通过进口替代有所缓解,欧洲央行也可能在12月份放缓加息步伐至50个基点。但要注意的是,全球通胀仍然具有高黏性,海外各国央行或上调终点利率水平并延长高利率水平的持续时间。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欧美很多国家处于同一经济周期,货币市场高度开放,汇率与美元紧密挂钩,实际上以美国的利率水平为锚。在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下,欧美其他经济体也会跟进放缓。预计2023年美联储每次加息下限是25个基点,上限是50个基点,不排除用间隔加息拉长观察期的可能。

  在受访专家看来,紧缩周期下,海外多国的加息举措或增加全球经济波动风险。

  明明认为,海外央行的加息浪潮或难快速消退,因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未来将进一步上升,全球金融市场仍存调整风险。

  “未来海外央行的加息幅度需要谨慎控制,以免货币紧缩的迟滞效应对市场和经济造成不可控影响。”郑磊也表示。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密集调研 机构看好央企估值提升

下一篇:从企业角度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