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黄金

美国的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全球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  美元既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又与美国自身经济政策密不可分。  正如《世说新语·文学》所说的,“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栖...

  美元既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又与美国自身经济政策密不可分。

  正如《世说新语·文学》所说的,“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栖身于这个世界的我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995年1月17日凌晨,日本神户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这是自1923年以来,在日本城市中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6425人丧生,根据关西工业革新中心的估计,地震所造成的全部损失大约为10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这次地震激发了有关东京为中心的地震可能性的讨论。东海研究咨询公司计算出,程度与1923年大地震相同的一次地震,会给东京造成至少12500亿美元的损失。受此影响,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在震后10天内,日经指数损失了8%的价值。而在日经指数下滑2.2%的当天,英国伦敦FT-SE100指数下跌了1.4%,法国巴黎CAC-40指数下跌2.2%,德国DAX指数下跌1.4%,甚至连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股市也于当天下挫了3%。要知道,这些国家距离日本有万里之遥。一场地震尚且可诱发全球股市的波动,一国经济政策的变动对他国经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国经济政策的变动,有时固然能够诱发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波动,但真正能诱发全球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国家却并不多。事实是,大多数国家的政策行为,往往只能影响本国经济。

  最典型的例子仍然来自日本。1989年日本银行连续三次提高法定贴现率,大藏省也开始限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向不动产业和土木建设行业放贷。这一政策出台后不久,日本泡沫随之破灭。短期的确一度引起了全球市场的波动,但却并没有对世界经济周期产生太大的影响。事实是,就在日本逐步陷入困境的同时,美国却步入了1994~2000年的互联网繁荣期,其他国家经济也跟随美国走出了一波繁荣。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于欧盟,2009年12月,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凸显,2010年3月进一步发酵,开始向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等欧洲五国蔓延,欧债危机全面爆发。但它就如当年的日本一样,并没有引起全球经济周期的变动。

  原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并没有掌握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官方储备货币的发行权。从国际货币体系这一制度上而言,它们的政策行为除了能够影响本国经济的政治性周期外,并不具有诱发其他国家经济周期变动的可能。

  放眼世界,目前真正具有这种能力的只有美国,原因诚如夏斌教授所指出的,“掌握了世界货币的发行权,这就为它犯全球化错误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性”,而美国恰好拥有这种权力,这就使得美联储犹如全球的中央银行。更重要的是,在现行的牙买加体系下,这家“全球央行”的权力确实不受控——布雷顿森林协议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这就意味着它有多少黄金才能印多少美元;而在牙买加体系下,由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美元从此成为纯粹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这就使得整个世界对美元供给都没有约束,或者说这一制度给美国政府发行过多的美元提供了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美元既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又与美国自身经济政策密不可分。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自身的国内经济政策行为,特别是货币及财政政策,常常会成为造成其他国家经济周期性变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由A国政策行为,导致B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殊的政治性周期。其路径大致如下: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利用其掌握着的世界货币的发行权,为谋求自身的高增长、充分就业的目标,拼命扩大信用,以此来获取他国商品。而其他国家则拼命出口,作为积存美元的代价,外汇占款也居高不下,进而扩大了本国的货币供应,从而也刺激了本国的经济增长。

  在全球信用扩张尚未恶化前,这一过程使得全球商品价格变得便宜,但随着全球金融资产的快速膨胀,需求的旺盛,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各其种资源成本提高,物价、资产价格上涨压力明显,进而引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性物价上涨。这又令偏向低通货膨胀的美国选民大为不满,迫于国内选民的压力,美联储不得不采取信用紧缩的政策,进而引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1994~2000年的全球经济是如此,2002~2008年亦是如此。所以,我们在观察一国经济的政策性周期时,美国的国内经济政策行为与该国自身经济政策行为一样,都是足以引起其经济周期变动的重要变量。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政治局定调明年经济工作 五大政策目标明确 未提楼市是何信号?

下一篇:募新还旧!百亿私募搞“庞氏骗局” 监管出手!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