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2022年演绎“过山车”行情 2023年投资前景如何?
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1-03
一边是冲高回落、巨幅震荡,一边是央行“狂买”、金条金币热销,2022年国际黄金市场充分演绎“过山车”行情,价格波动幅度为10年来罕见,但市场对黄金的“偏爱”并未受太大影响。作为市场最熟悉的投资品之一,2023年黄金投资前景如何?表现强劲的人民币金市又将向何处?
2022金市关键因素:俄乌冲突、通胀、加息预期交织
30日,纽约市场金价以每盎司微涨0.2美元结束全年市场的交易,结算价为每盎司1826.2美元,较前一年市场涨幅不足0.1%。尽管金价基本回到一年前,但年内市场的“波澜壮阔”让投资者印象深刻,数据显示,2022年黄金价格的波动幅度超过每盎司400美元,过去十年也仅两次超过这一水平。
“回顾2022年黄金市场,俄乌冲突以及随后的通胀飙升,带动欧美经济体超常规加息,几乎成为市场的主宰。”黄金投资者程伟表示,2022年黄金市场走出“斜N”型的走势,连续的“黑天鹅”事件让市场表现超预期。
在业界专家看来,年初金价的上涨尽管对通胀预期已有所计价,但俄乌冲突带来的避险情绪让金价再次飙升,国际金价一度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但随之而来的通胀飙升让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快速反应,并伴随加息节奏的升级而让金价持续回调,国际金价一度回到每盎司1600美元上方。
而临近年底,随着欧美加息预期的减弱,美元走弱,国际金价也再次站上每盎司1800美元上方。“总体上,地缘政治因素,加上通胀带动的欧美货币政策转向相继成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建信期货的分析认为。
不过相对于美元金价,受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金价表现坚挺。数据显示,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连续交易AU(T+D)年内仍上涨约10%,到目前,市场报价升至每克410元左右。
央行“狂买”、金条金币热销
尽管价格整体变化不大,但市场对黄金的兴趣并未消退,尤其是各国央行,成为2022年金市的一大亮点。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10月,全球央行净买入黄金超过700吨,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购买记录,第三季度购买量则高达399吨,创下了2000年以来全球央行最大的季度购买记录,也与一季度购买的87.7吨、二季度购买的186吨形成逐季增加购入的态势。
业界专家指出,全球央行增加黄金购买,一方面是避险需求的推动,特别是俄乌冲突背后的俄美博弈、美欧博弈等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各国央行加大了对这一资产的购买,同时随着欧美货币政策的紧缩,美债等价格大幅回落,为对冲美债资产的缩水也刺激了央行对黄金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央行的购买更多也是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持续选择。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立新表示,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位于世界前列,但资产组合中黄金占比较低,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结构,新兴市场央行有持续增持黄金储备的需求。“特别是俄乌冲突后,西方经济体冻结俄罗斯的巨额外汇储备资产,让新兴市场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显得更急迫。”有业内专家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零售投资者对金条金币的购买也“可圈可点”。世界黄金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投资者对金条金币的消费就同比增长了36%,拉动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同比增长28%,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普遍看好,2023年金市还有哪些变数?
对于2023年黄金市场,市场机构普遍较为看好,一些机构甚至预计2023年将是“黄金之年”。然而在市场的巨幅震荡后,黄金表现是否还会如预期?人民币金市是否还会强劲?
“2023年加息对金价的压制将趋缓,加上全球央行购金需求的长期性,2023年金价或维持中枢上移趋势。”民生证券的判断代表了众多机构的看法。“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金价牛市将正式确立”。
此外,作为对冲通胀的资产,黄金或也将受益于相对更温和的通胀环境。不少经济学家预计,海外经济体的通胀水平或在2023年有所下降,而各国央行为控制通胀则可能导致“滞涨”,在历史上的滞涨周期,黄金则是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优选,比如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金市曾十年涨幅超10倍。
在不少机构看来,欧美加息路径、通胀表现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将是2023年金市的核心影响因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海外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依然较高,且通胀压力逐渐向服务等领域蔓延,通胀及各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变动仍有不确定性。“只有市场预期降息将出现时,黄金市场或许才真正开启涨势”。
而对于人民币金市,不少机构也预计汇率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或会有所降低。“对投资者而言,黄金更应作为长期配置的资产之一,应避免在短期的追涨杀跌中导致损失。”对此,黄金市场专家蒋舒建议,黄金与主要资产的相关性低,但长期收益率不低,海外机构对黄金的配置更多正是利用这一市场特点,国内投资者也不妨借鉴这一策略。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