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宏观

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需“锚定”三大方向发力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3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3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解析。从易纲的发言和回答中可以看到,金融精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好三件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一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在总量上,近年来,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累计实施14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1万亿元,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稳就业、保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利率政策上,坚持以我为主,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面对主要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挑战,我国从优先确保国内发展的角度出发,没有选择跟随加息,而是适度引导政策利率下行,确保利率处于合理区间,以首先适配稳定国内需求和就业的需要。在结构上,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精准设计并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创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四项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外,还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了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的综合效应。 

  二是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近年来,我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精准有效处置重大金融风险,全面清理整顿影子银行和非法金融活动,一些突出金融风险得到高效稳妥处置。在处置重点高风险集团风险方面,接管包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坚决打破了刚性兑付,同时依法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对“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海航集团等资产负债规模大的高风险企业集团进行“精准拆弹”,避免了轰然倒塌的风险,也阻断了风险的扩散和传染。在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面,平稳化解了恒丰银行、锦州银行、辽宁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目前,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总体下降,从600多家下降到300多家,不少省份已经没有高风险机构。在清理整顿影子银行和非法金融活动方面,出台资管新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统一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标准,重点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和交叉性金融产品,“类信贷”特征的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近30万亿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此外,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也加快构建,金融稳健运行的制度基础不断夯实。金融稳定立法相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去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金融稳定法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将明显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开放有助于中国发展质量的提升,也能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大幅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形成涵盖股票、债券、衍生品及外汇市场的多渠道、多层次开放格局;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金融业开放……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方针,出台了多项开放措施,推动中国金融业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成长,开放水平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的功能全面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也有较大提升,特别是去年5月,人民币成功通过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以来的首次审查,权重从10.92%上升至12.28%。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调查显示,近3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货币。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在绿色发展、健全区域金融安全网等重要议题方面贡献中国智慧,在危机救助和疫后复苏中展现大国担当,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贡献中国力量。 

  开局决定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我国经济逐步回暖。为继续巩固回稳向好态势,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旧不能“松劲”,需“锚定”以下三大方向继续发力: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搞好跨周期调节,既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又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稳固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持力度。尤其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消费有力复苏,增强经济增长潜能;另一方面,要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风险防范,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稳步推动重点企业集团、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化解,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此外,还要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相信通过上述举措,必将会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下一篇:奋发向前 勇攀高峰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侧记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