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私募

新加坡大幅提高投资移民门槛的背后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近日宣布修改通过全球投资者计划(GlobalInvestorProgramme)获得新加坡永久...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近日宣布修改通过全球投资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投资门槛,新规将从3月15日起生效。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对外解释道:“做出这些改变,以有选择地吸引有能力为新加坡带来更多经济影响,以及有意在新加坡扎根的企业主和投资者。”

  在全球投资者计划下,外国人可以通过三种方案来获得新加坡的永久居住权,新规公布后,这三种投资方式的门槛均大幅提高,且细则均十分具体。

  “当前新加坡接受的投资移民申请增多,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提高门槛,来把控节奏,以更加有序的方式进行,避免出现社会问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加坡是东南亚的投资中心,其商业环境也有利于投资移民。他进一步表示,投资移民只是移民新加坡的一种方式,新加坡从中长期来看依然会欢迎移民。

  抬高投资移民门槛

  新加坡于2004年推出全球投资者计划,是外国人移居新加坡,获得新加坡身份的重要方式,在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后,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有机会成为新加坡公民。

  根据修改后的方案之一,申请人必须投资至少1000万新加坡元(约合5133.9万元人民币)成立新的商业实体,或投资在已营运中的业务。原本的投资额是250万新加坡元(约合1283.5万元人民币)。

  投资者在第一个五年永久居留期满后,如果要更新再入境准证,所投资的公司必须雇佣至少30名员工,其中至少一半须是新加坡公民,以及10名须是新员工。而之前规定,投资者的公司只须雇佣至少10名新员工,一半是新加坡公民即可。

  同时,对于基金投资和设立家族办公室的申请者,对于投资的金额和投资的方式都做出了更加严苛的规定。新加坡经发局表示,上述修订将鼓励投资者为新加坡金融业投入更多资金,并为从事金融、税务和法律等行业的新加坡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新加坡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在2月23日表示,从2011年至2020年,通过全球投资者计划为新加坡带来了超过54.6亿新加坡元的直接投资,并创造了超过2.4万份就业。在2020年至2022年间,有约200名外国投资者通过全球投资者计划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同时根据咨询公司亨氏顾问(Henley & Partners)的数据,仅在2022年,就有约2800名高净值人士流入新加坡。该公司估计,新加坡有24.98万居民拥有至少100万美元的净资产。

  新加坡的纠结

  在新一波涌入新加坡的移民中,较多的是富裕人士与高端人才,引发了当地民众和社会的关注。疫情后新加坡的房价和房租暴涨。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租金最贵的地方之一。

  根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数据,去年12月,新加坡中部地区的平均月租金上涨29.7%,至每平方米62.08新加坡元(约合318.8元人民币)。新加坡目前有约65万永久居民或持有就业签证的外国人,他们是租房市场的主力军。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大中华地区研究主管谢栋铭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之前十多年,新加坡的通胀都是温和上涨,但过去一两年通胀就比较显著了,不管是吃饭还是租房,以及其他各个领域,都能切身感受到。”

  新加坡政府在2月公布的名为“携手前进新时代”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其中“惠民生稳发展”是今年财政预算案的重点,为社会弱势群体和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补贴,对富裕阶层则加增税收。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预计,鉴于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新加坡今年经济增长会进一步放缓,继续维持此前对新加坡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5%至2.5%的预测。

  去年9月,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首届全球—亚洲家族理财办公室峰会上表示,来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的富裕人士不仅仅是投资者,同时还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应通过支持本地的创新企业、促进气候转型和加强慈善事业发展,来推动新加坡的包容性增长。

  同时,生育率低下,加上人口加速老龄化,制约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因此新加坡除了加大力度鼓励生育之外,也积极吸引新移民填补缺口。

  2022年新加坡居民的总和生育率降至历史新低,只有1.05,与人口替代率2.1相距甚远,去年,新加坡新生婴儿为3.57万人。据新加坡相关部门的数据,2022年共有约2.31万人获得新加坡公民身份,另有3.45万人成为永久居民。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以“所长”服务于中心大局“所需”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下一篇:金价“绝地反击”单周涨超2% 未来继续关注美联储政策动向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