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行情

专利和关键技术突破并行 Micro LED产业或进入爆发期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   近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与智慧芽联合发布《2023MicroLE...

  近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与智慧芽联合发布《2023 Micro LED产业技术洞察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白皮书称,全球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已超过4万件,四大关键技术突破在即,产业或进入快速成长期。

  “Micro LED作为LED发展新赛道,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主任郝跃表示。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全球Micro LED专利申请量TOP15的企业中,京东方、华星光电、三安光电等中国企业占据一半以上,展现了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研发活跃度明显上升

  白皮书介绍,在Micro LED领域,截至2022年6月,全球的专利申请已超过4万件;尤其是从2017年起,该领域技术研发活跃度明显上升。

  Micro LED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相较于LCD技术和OLED技术,Micro LED具有长寿命、高对比度、响应速度快、更广的视角、更低的功耗等显著优势,被称为“下一代微显示器技术”。

  Micro LED需求被广泛看好。Omdia数据显示,受智能手表和高端电视市场需求影响,预计到2027年,全球Micro LED显示器的出货量将升至1600多万片,市场潜力巨大。

  产业即将爆发的另外一个推手是,影响Micro LED可靠性的外延与芯片结构、巨量转移、全彩显示和显示驱动等四大关键技术有望突破。

  随着产业化进程加快,头部主流厂商已经构建了稳定的产业链体系。比如,白皮书显示,三星Micro LED的产业链伙伴包括晶元光电、三安光电维信诺、华星光电等厂商。

  A股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白皮书显示,在全球Micro LED专利申请量TOP15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一半以上,其中京东方、华星光电已跻身全球前5.此外,华为、深天马、康佳光电(深康佳子公司)、OPPO等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也较为可观。

  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统计,2022年针对Mini/Micro LED的投资超过700亿元规模,延续了2020年、2021年的投融资热潮。作为行业内的领先者,华灿光电三安光电等A股公司纷纷加码Micro LED赛道。

  2023年2月10日,华灿光电披露定增募投20.84亿元申请已获受理,其中拟投入17.5亿元用于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聚灿光电定增申请于1月31日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其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用于Mini/Micro LED芯片研发及制造扩建。

  此外,三安光电的79亿元定增已经落地,其中69亿元用于湖北三安光电Mini/Micro显示产业化项目。

  近期,多个Mini/Micro LED项目也传出建设新动态。2月28日,沃格光电官微披露,公司旗下江西德虹显示年产达500万平方米玻璃基Mini LED基板项目顺利完成封顶仪式。公司表示,该项目实施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玻璃基材的Mini/Micro LED产能达500万平方米。

  洲明科技的中山洲明智能制造基地也已于近日正式动工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涵盖了Mini/Micro LED等业务。2月25日,芯瑞达全资子公司连达光电Mini/Micro新型显示产业基地项目开建,该项目占地49.29亩,总投资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下游终端企业正在积极向上游领域布局。比如,继京东方入主华灿光电后,海信视像已成为乾照光电控股股东

  新兴应用市场需求增长、大规模商业化加速落地,被认为是Mini/Micro LED竞争格局生变的主因。高工产研LED研究所预计,2025年全球Micro LED市场规模将超过35亿美元,2027年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美联储半年报:高通胀已成大麻烦 持续加息的理由很充分

下一篇:加快6G研发 将开启怎样的想象空间?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