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评论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协同推进产业链融通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简述今年工作重点时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简述今年工作重点时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必须独立自主,必须得集中力量,加快实现核心技术攻关。今年的产业政策会明显加大“卡脖子”领域的投入力度,实现科技、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但是促进创新、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为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并提供了战略机遇期与关键窗口期。

  安庭表示,一是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培育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促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激发其创新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三是吸引各界社会力量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投资力度。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将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和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仲量联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我国将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大市场、大长全的产业链、大基建、人才红利的产业优势,坚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端上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将“中国制造”逐步转型升级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强品牌”的全新中国制造、先进制造。

  在日前“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力争今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计划培育10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切实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创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要举措。鼓励企业可持续创新包括两层内涵,一是增强企业创新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二是鼓励企业以创新来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

  在蒋颖看来,目前,专精特新企业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赋能创新的数字化水平、绿色化发展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引导。一方面,从人才培养和招引上对专精特新企业做出倾斜,并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和提升融资效率。另一方面,从供需两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更多政策资源,提升企业数字化的能力和意愿,增进创新效率。此外,还应健全对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中的绿色评价指标,并对绿色化发展领先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逐渐优化,将会有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安庭说。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淡水河谷卡拉加斯尾矿回收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下一篇:上海市监局:“凤凰”召回410辆儿童自行车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