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宏观

“疏堵结合”推动财富管理行业转型进阶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居民财富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居民财富正加速从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财富管理行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居民财富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居民财富正加速从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财富管理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与此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等一系列措施落地,拓宽了资产投资渠道,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和财富管理机构加快转型,有利于财富管理行业稳健可持续发展。

  但也要看到,当前财富管理“无照驾驶”乱象不止,给我国金融系统稳定和老百姓财产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如何堵“偏门”、开“正门”,推动财富管理行业转型发展?围绕这一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和业内专家。

  堵“偏门”:整治“无照驾驶”乱象

  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财富管理行业“无照驾驶”乱象逐渐暴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带有财富管理且不持有相关金融牌照(投资咨询、基金销售、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的公司有6194家。这些所谓的财富管理公司大部分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等相对发达城市,且明显呈现出越来越“山寨化”和跨地域展业的特点。另一边,各种打着财富管理名义的产品被爆出“违规宣传”“风控裸奔”等问题,投资者在投资这些毫无安全保障的所谓“理财产品”中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2018年以来,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系列规则落地实施,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体系趋于完备,而财富管理领域却始终存在立法空白。由此滋生的问题和乱象,恰恰成为居民财富金融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和难点。”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文辉直言。

  谢文辉认为,有必要加快将财富管理领域立法工作提上研究日程。财富管理行业立法体系的研究和完善,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居民投资者合法权益,通过有效的财富管理立法,明确财富管理业务由持牌金融机构经营,强化客户利益为先的行为监管原则,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财富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改善投资者的投资环境,减少非必要的市场波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这一底线要求,加快推动财富管理领域相关立法及监管体系构建工作,避免‘无照驾驶’,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稳定。”全国政协委员李民吉表示,财富管理这样一个离老百姓资金最近的金融业态,只有在源头实现规范管理,彻底清理各种乱象,居民财富安全、国家金融体系安全才能有所保障,才能更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海南君顾数科研究院院长单福认为,解决财富管理行业目前存在的“无照驾驶”问题,一方面需要提升老百姓的金融素养,另一方面也要从供给侧想办法,比如,加强管理部门协同,对存量企业开展专题整治;落实金融持牌原则,向具有财富管理相关资质的机构授予牌匾标识,帮助老百姓更好地识别持牌金融机构等。

  开“正门”:从卖方代销向广义投顾模式进阶

  堵住“无照驾驶”乱象的“偏门”,是为了防范风险。而面对老百姓巨大的财富管理需求,关键是要打开财富管理的“正门”。

  据中金公司测算,2030年,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规模或将达到486万亿元,2021年至2030年复合增速为9%。参考国际经验,财富积累是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谈及财富管理行业未来发展,中邮理财研究部总经理王雄威表示,财富管理意味着能够精准识别客户风险偏好和实际需求,进而给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的投资服务和差异化投资策略。做好财富管理工作无疑将为客户带来充分的陪伴感,增强客户对机构的信赖,也有助于资产管理机构穿越市场波动。不仅如此,财富管理转型把机构的经营思路从产品和渠道层面提升至平台和生态层面,提升了机构内部的资源使用效率,为自身产品打开更多销售路径和想象空间,也给资产管理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从发展现状看,我国各类财富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以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单福表示,应对各类机构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实行统一规则监管,明确相关监管要求。

  从国际成熟市场经验来看,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理财顾问等服务带动客户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是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关数据显示,与欧美30%至40%的转化率相比,我国银行客户转化为财富客户比例偏低,不足2%,财富管理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买方投顾业务刚刚起步,基金投顾试点3年来的管理规模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重不足0.5%。

  对此,谢文辉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买方投资顾问服务已经成为国内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财富管理行业的调查研究,尽快明确行业功能定位,统一监管理念和监管标准等。

  李民吉建议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上做好规划,加快财富管理领域相关立法及监管体系构建,引导正规的金融机构真正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从目前单纯的卖方代销模式向广义投顾模式进阶,服务好老百姓的财富管理需求,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形成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全国政协委员易纲谈金融监管改革:把机构改革方案落实好

下一篇:2023年银行业如何在变中寻机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