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资讯

小心食品标签里的那些“坑”!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   全麦面包里没有全麦?蟹肉棒里没有蟹肉?“无糖饮料”里也有糖?今天就来扒一扒,食品标签里的那些“坑”。 ...

  全麦面包里没有全麦?蟹肉棒里没有蟹肉?“无糖饮料”里也有糖?今天就来扒一扒,食品标签里的那些“坑”。

  “小麦面包”伪装成“全麦面包”

  全麦、全谷物面包在市场上走红后,就有商家钻起了空子。例如,某品牌山型全麦吐司,配料表中只有小麦,没有全麦,而包装上却赫然写着“全麦面包”,实际上还是“小麦面包”这样的精制谷物。消费者如何避免买到这样的“伪全谷物食品”呢?最重要的是仔细看配料表,列在第一位的食材必须是全谷类,如“全麦粉”(建议选择全麦粉含量>50%的产品)、“黑全麦粉”、“全玉米”等字样。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加工食品的各种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配料表中标示并按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少于2%的配料除外),即加入量最大的配料应当排在第一位,加入量少的配料排在后面。即使食品包装上写着“全麦面包”“五谷杂粮”“粗粮饼干”等字样,也并不一定是全谷物食品。包装上的产品名称不一定与配料表相符,消费者在选购时要仔细甄别。

  “蟹肉棒”里没蟹肉

  绝大多数蟹肉棒、龙虾丸等产品的配料表显示,其中并不含螃蟹肉、龙虾肉。其主要成分是鱼肉糜和淀粉,有些还加入了大豆蛋白或蛋清,通过调味,呈现出螃蟹、龙虾等口味。而且即便使用鱼肉糜制作,也有品质区别。

  当产品风味仅来自所使用的食用香精香料时,就需用“XX味”来命名,严格来说,这类产品应该称为“蟹肉风味棒”“龙虾风味丸”。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要求生产企业更准确地为这类产品命名,包括将“蟹肉棒”更新为“蟹味棒”“蟹味柳”,“龙虾丸”更新为“仿龙虾风味鱼丸”等,市场上有部分产品已更名。同理,仅使用草莓香精但是没有草莓成分的蛋糕,食品名称仅能标注为“草莓味蛋糕”,而不能标注为“草莓蛋糕”。消费者看到类似产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中是否出现了相关原料。

  “无糖饮料”不是真无糖

  无糖饮料里往往只是没有蔗糖,而不是真的没有糖。例如,在某款广受年轻人青睐的饮料包装上,印有0糖0脂0卡的字样,但其配料表中却清楚标明含有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该饮料正是用代糖来替代传统糖类,并不是真正的无糖。如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都叫做“代糖”,在食品和饮料中被广泛用于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传统甜味剂。而大多数甜味剂不止比蔗糖更甜,还有可能干扰胰岛素的分泌。想获得健康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自觉远离甜食,用甜味剂来代替蔗糖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含乳饮料”不是“乳制品”而是“饮料”

  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牛奶味饮料、活性乳酸菌饮品、酸奶冻干块等“含乳饮料”都是饮料,而不是真正的乳制品。虽然配料表中含有发酵乳、乳清粉、脱脂奶粉、乳杆菌、双歧杆菌等配料,但“含乳饮料”的本质是饮料,不是乳制品,不可与牛奶、酸奶相比。

  含乳饮料执行的是国家标准GB/T 21732;而牛奶的执行标准是GB 19645;酸奶的执行标准则是GB 19302.此外牛奶和酸奶还有以Q打头的行业标准等。细心一点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包装上的执行标准来区分含乳饮料和真正的乳制品。

  看到“反式脂肪”要多检查

  反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氢化/部分氢化”“人造黄油/酥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植脂末”都是反式脂肪的别名。

  可有些食品包装上明明配料表中出现了上述原料,但在营养成分表上的反式脂肪一栏却标注为0.这是因为目前植物油氢化工艺不断改善,氢化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在逐步降低,一些完全氢化的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几乎检测不出来,因此,部分预包装食品中虽然使用了氢化油,但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甚至为“0”。国家标准规定,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可以标示为“0”或“0.0”。敢标“0”,是食品企业为消费者做出的承诺,但到底有没有反式脂肪?有多少反式脂肪?还需要市场监管局的抽检和老百姓的口碑来检验。

  因此,配料表中但凡出现上述原料,购买时就要多留个心眼。不仅要检查配料表还要检查营养成分表,查看是否含有反式脂肪。消费者应尽量从正规渠道选购大企业的产品,避免被广告和营销忽悠买错产品。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Canalys:2023年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趋向平稳 2024年增长可期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