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银行

多家银行存款余额大增!什么原因?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要: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披露2022年年报。从年报披露的存款数据来看,多家银行的存款余额出现增长,零售定期存款占比提...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披露2022年年报。从年报披露的存款数据来看,多家银行的存款余额出现增长,零售定期存款占比提升,存款定期化趋势较为明显。

  对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银行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客户增加投资定期存款产品,活期占比有所下降。

  定期存款占比提升

  招商银行日前披露的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招商银行客户存款余额72745.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18.36亿元,增幅达19.01%,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

  其他多家银行的存款余额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客户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50993.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27.64亿元,增长7.66%;平安银行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3126.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

  这其中,零售定期存款的增长幅度较大,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招商银行的零售活期存款余额为19833.63亿元,同比增长27.31%;零售定期存款余额为11208.25亿元,同比增长53.48%。截至2022年末,平安银行的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为7378.50亿元,同比增长39.79%。

  此外,多家银行的零售定期存款占比也有所提升。比如,截至2022年末,光大银行的零售活期存款余额为2594亿元,占比为6.62%,较2021年末占比有所下降。零售定期存款余额为8071.01亿元,占比为20.60%;2021年末,该行零售定期存款余额占比为16.40%。

  对于存款定期化趋势,部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原因。招商银行表示,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客户增加投资定期存款产品,活期占比有所下降。

  降低负债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存款成本率呈现一定程度的刚性,将会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造成挤压。

  从目前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部分银行的净息差出现下降。年报显示,2022年,中信银行净息差为1.97%,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平安银行净息差2.75%,同比下降4个基点;负债平均成本率2.16%,同比下降5个基点,其中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2.09%,同比上升5个基点。常熟银行净息差为3.02%,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在资产端,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资产收益率下降,也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造成影响。2022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企业融资成本不断降低。

  展望2023年,部分银行预计净息差仍有收窄压力,但收窄幅度有限。平安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在资产重定价及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净息差仍有收窄趋势。杭州银行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预计2023年息差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净息差下降幅度会远低于2022年。

  为了解决净息差收窄问题,多家银行透露应对措施,降低负债成本是其中之一。比如,招商银行表示,将通过持续加强对高成本存款的量价管控,应对存款成本上升压力。紫金银行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该行将积极调整负债结构,严控高息存款规模,优化存款FTP定价,引导中长期存款向短期存款转化。完善客户定价管理体系,持续开展精细化、差异化定价管理。

  3月27日,降准正式落地。业内人士认为,降准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息差压力。

  同时,提升非息收入也是部分银行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在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表示,2023年的重点策略是要“做强重资本业务,做大轻资本业务”。目的是应对净息差收窄,增加财富管理业务和收费,降低重资本业务的风险,提升穿越经济下行周期、利率下行周期的能力,最终实现招商银行的模式领先。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扩投资稳经济 前两月地方债发行超万亿元

下一篇:国际油价大幅拉升、美WTI涨超5%!发生了什么?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