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资讯

中国新一轮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追缴文物1.3万余件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10-13

摘要:   记者13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新一轮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追缴各类文物1.3万余件。 ...

  记者13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新一轮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追缴各类文物1.3万余件。

  自去年公安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部署开展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与文物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石窟寺石刻、水下文物,盗窃损毁革命文物等三类文物犯罪为打击重点,紧盯地下文物市场和网上交易平台“两个阵地”,侦破文物犯罪案件800余起,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追缴各类文物1.3万余件。

  行动开展以来,公安部组织指挥各地公安机关对38起部督文物案件展开攻坚,破案件、打团伙、挖幕后、缴文物、断链条,铲除文物犯罪滋生土壤。

  针对全国久侦未破的盗掘、盗窃文物犯罪积案,公安部组织部署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组建专门力量,全力攻坚克难。江苏徐州公安机关侦破汉楚王墓群2004年和2010年被盗掘案,河南安阳公安机关侦破曹操高陵保护区内大型砖室壁画墓2016年被盗掘案,贵州毕节公安机关侦破周雨生古墓葬2019年被盗掘案,陕西延安公安机关破获黄陵县寺湾村摩崖造像2014年佛头被盗割案,积案攻坚成效明显。

  工作中,公安机关坚持逃犯必追。公安部于今年8月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8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组织指挥河北、山西、江苏、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公安机关成立工作专班全力展开缉捕工作。目前,涉嫌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倒卖涉案文物的庞某敏、宋某、邱某余、王某才、杨某峰、黄某坝、黄某涛7名A级通缉令在逃人员已相继落网归案。

  同时,公安机关始终把追缴涉案文物作为打击文物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查找文物流向、追缴涉案文物。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追缴青铜器、陶瓷器、丝织品等各类文物1.3万余件,其中一、二、三级珍贵文物2189件,包括战国“陈爰”金币、唐代红地双人捧莲纹织锦、宋代磁州窑白釉剔花瓷枕等一批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完)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下一篇:今年前8月 广东已开工改造1409个老旧小区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