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资讯

二月二,吃春饼、龙须面等迎接龙抬头

来源:新京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3-11

摘要:   “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吃“龙食”是这一天的重要传统,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的食材和饮食习惯,创造...

  “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吃“龙食”是这一天的重要传统,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的食材和饮食习惯,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龙食”。吃春饼被称为“吃龙鳞”,吃面条是“吃龙须”,吃饺子是“吃龙耳”,吃馄饨则是“吃龙眼”,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饼

  “二月二里食龙鳞,修身齐家享太平”,这里的龙鳞就是春饼。在北京,人们会在二月二吃春饼,民间称为“吃龙鳞”,以此来沾沾龙气。春饼一般与炒合菜搭配,包括瘦肉丝、菠菜、豆芽菜等,抹上甜面酱,卷起来食用,还有人喜欢吃春饼卷肘子肉,口感更好。

  龙须面

  在北方广大地区,二月二吃龙须面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俗。龙须面是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历史悠久,细长的面条形似龙须因此叫龙须面。民间认为,吃下这长长的面条,象征着扶龙须,表示对龙王的虔诚和尊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

  驴打滚

  驴打滚是北京、天津地区广受欢迎的美食。这种外裹黄豆粉内裹豆沙馅儿的小吃,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外形圆润,寓意着“财源滚滚”。按照老北京的习俗,人们在二月二这天常常会买一些驴打滚来吃,寄托着对财富和好运的美好期望。

  煎焖子

  煎焖子是天津的一道传统小吃,主要由绿豆粉制作而成,吃的时候切成小块加上调料后煎制,色泽黄白,口感外脆内软,滑润可口。天津人特别讲究在二月二这一天吃煎焖子,也称为“煎龙鳞”。这不仅是因为煎焖子的美味,更是因为它寓意着吉祥如意,与“龙抬头”的节日氛围相得益彰。

  猪头肉

  “二月二里抬龙头,抬出一年好兆头”,这里的“龙头”不是真的龙头,指的是猪头肉。在东北地区,很多地方有二月二吃猪头肉的习俗。这一习俗来源于杀年猪,过年期间,猪的各个部位都会在不同的时间被吃掉,直到二月二这一天,往往只剩下猪头了。又恰逢“龙抬头”的大日子,因此,人们选择将猪头作为祭龙祭天的贡品。祭祀仪式结束后,猪头会被分而食之,人们相信,吃了猪头肉就能沾到龙气,带来好运。

  饺子、馄饨

  在北方不少地区,二月二这天要吃饺子,也被称为“吃龙耳”,部分地区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在陕西北部地区,二月二主要以面食为主,如流行吃蒸饺。

  而在南方,馄饨是不少地区的二月二美食,人们认为二月二吃馄饨相当于吃“龙眼”,象征招财纳福。

  烙饼、馓子

  山西的太原、吕梁地区,人们吃烙饼庆祝二月二,称为“揭龙皮”。吕梁地区的烙饼富有特色,主要是葱油烙饼为主,讲究香软层多。而山西南部地区,人们会吃麻花和馓子来庆祝二月二,称为“啃龙骨”,有咬龙骨咬出福的美好寓意。

  炒豆子

  炒豆子是二月二山东人的传统美食。人们将黄豆炒至金黄来吃,炒豆子寓意着新的一年将有一个好的开始。这里的炒豆子通常指黄豆,也有地区是指玉米、瓜子等,寓意春天的开始和吉祥好运。

  芥菜饭

  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浙江温州的民间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相传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生病较多,而芥菜较为辛辣,人们认为春天吃芥菜可以治疗疾病,后来便形成了二月二吃芥菜的习俗。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不朽的演出”室内乐系列演出夏宫上演

下一篇:比特币暴涨会推高能源成本吗?对冲大鳄阿克曼发起一场辩论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