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私募

密集分红限购 短债基金成“当红炸子鸡”

来源:中证网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3-14

摘要:   债基火热行情持续。其中,短债基金因兼具较低风险和较好流动性特征,成为“当红炸子鸡”。Wind数据显示,早在上周...

  债基火热行情持续。其中,短债基金因兼具较低风险和较好流动性特征,成为“当红炸子鸡”。Wind数据显示,早在上周,市场短债基金的总规模就已突破万亿元大关,相比一年前,规模增长超60%。不少短债基金纷纷限购,与此同时,广发基金、招商基金等旗下多只短债产品于近日密集发布分红公告,更是使得该类品种人气爆棚。

  业内人士分析,开年以来,供需关系推动债“牛”行情,全年供需关系的矛盾料将持续,供给更为稀缺,需求甚至还强于去年。短债基金的人气将进一步“水涨船高”。

  短债产品密集分红

  近日,广发基金、招商基金等旗下多只短债产品密集发布分红公告。

  3月9日,招商基金公告,招商添利6个月定开债发起式以3月6日为收益分配基准日进行2024年度第一次分红,分红方案为每10份分红0.109元。同日,广发基金发布公告称,广发汇荣三个月定开债券以3月5日为收益分配基准日进行分红,分红方案为每10份分红0.13元。此外,浙商基金、长盛基金、大成基金等也于同日发布旗下短债基金分红公告。

  沪上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短债基金是纯债型基金,因为所持债券期限短而得名,其投资对象为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的债券资产,不投股票和可转债。短债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基金与长期纯债基金之间,主打“货币增强”或“理财替代”的产品定位。

  “由于市场整体的避险情绪,一部分资金从股市流入短债基金;从债市来看,国内投资者也在通过申购短债基金调低久期风险敞口。”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绩优产品纷纷限购

  3月9日,诺德基金公告,诺德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所有销售机构(除“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及直销网点,自2024年3月11日起,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的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额限额设置为人民币100万元(含100万元),个人投资者在天天基金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金额限额设置不做调整,仍为人民币30万元。

  德邦基金也公告称,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基金管理人决定自2024年3月4日起,将德邦短债基金C类份额在国投证券、平安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制金额调整为100万元。

  上述暂停大额申购的短债基金大都为近一年的绩优产品。诺德短债债券C近一年收益率为4.75%,基金份额为42.26亿份(截至2023年12月31日)。德邦短债基金C近一年收益率为4.29%,基金份额为34.54亿份(截至2023年12月31日)。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水平相对占优,而短期纯债基金则在安全性和流动性上具有优势,虽然前者的年度收益水平在多数情况下处于领先位置,却在部分时段有较大回撤。

  “供不应求”成常态

  业内人士称,在低利率环境和降息降准趋势中,短债品种是比中长债品种波动幅度更低的较优选择。叠加情绪面因素,短债品种“供不应求”已是常态。

  “近几年市场投资偏好逐渐趋于风险厌恶。”沪上另一位公募基金销售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不仅个人投资,来自公募、银行理财资金对低风险的短债需求都在持续快速上升。”

  兴业证券研究表明,在市场乐观情绪持续演绎的前提下,交易盘可能仍是债市的主导力量,期限利差可以压缩至更低的水平。中期来看,久期的价值可能仍优于杠杆价值,市场趋势仍在做多通道中。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行业人士: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细则制订中 或很快出台

下一篇:证券日报:旅游业“热辣滚烫”折射中国经济信心底气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