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国际

国际评级机构对大行评级变了吗?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4-18

摘要:   继去年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并接连下调包括8家中资银行在内的一批中资企业评级展望后,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

  继去年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并接连下调包括8家中资银行在内的一批中资企业评级展望后,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近期也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并在4月16日将6家国有大行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

  这一消息引起市场关注。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此次调整为惠誉对六大行的评级展望调整,区别于评级下调,报告对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政府支持评级及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予以确认。

  目前,六家国有银行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长期与短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F1+”,政府支持评级为 “a”;邮储银行的长期与短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A+/F1+”,政府支持评级为“a+”。

  从背景看,本次评级展望调整是在惠誉于4月9日将中国“A+”主权评级展望自“稳定”调整至“负面”之后,属联动调整。惠誉此次维持了中国的“A+”主权信用评级,但同时指出,调整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是考虑中国公共财政前景面临的风险攀升,在从依赖房地产的增长模式向政府认为的更可持续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前景须应对愈来愈多的不确定性。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回应称,惠誉主权信用评级方法论的指标体系,未能有效前瞻性反映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对推动经济增长、进而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正面作用。长期看,保持适度的赤字规模,用好宝贵的债务资金,有利于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最终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主权信用。

  上述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统筹兼顾支持经济发展、防范财政风险和实现财政可持续等多重目标,根据形势变化,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赤字规模,保持赤字率在合理水平。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政府维护良好主权信用的能力和决心也没有改变。

  具体看六大行的关键评级驱动因素,惠誉提到了展望调整反映主权评级、主权政府提供支持能力略有下降、(银行)庞大规模制约政府支持,但同时也认为政府支持意愿保持不变。

  惠誉指出,六家国有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受其政府支持评级驱动,而政府支持评级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直接相关联。据记者了解,对国际评级机构来说,这一联动影响也同样体现在其他国家和企业评级主体中。

  惠誉认为,中央政府在前述银行承压时及时向其提供支持的可能性非常高,将前述银行评级展望自“稳定”调整至“负面”,是反映中国主权评级展望的调整。后续,惠誉若将中国的主权评级展望调回至“稳定”,则也可能将六家国有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展望调回至“稳定”。

  从基本面来看,刚刚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六大行在整体营收同比小幅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面对复杂因素保持了较强的盈利韧性。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当前国有大行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营思路的转变也让机构对银行的看法发生重要变化。

  尽管面临房地产等领域的资产质量压力,以及息差收窄、中收不振带来的营收增长放缓,进而盈利能力下滑压力,不少机构人士指出,国内银行业经营模式重心正由“规模”转向“质量”,对未来风险经营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

  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多家大行高管表达了减少规模诉求的决心,力争做实、做优质量。目前来看,已经有银行开始大刀阔斧求变革,加大力度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主动压降规模。此外,各行也积极寻求多渠道资本补充,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五大行已将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发行提上日程,将不断增强风险抵御实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去年以来表现强劲的银行股继续逆势上行。4月17日,A股银行股全线飘红,国有大行股价均续创历史新高或阶段性新高。

  从上周五(4月12日)工、农、中、建四大行披露的数据来看,中央汇金时隔8年再次给出真金白银的强力支持。去年10月以来,中央汇金半年内合计增持四大行近11亿股,按照区间均价粗略计算或耗资约50亿元。期间,四大行市值合计增加了6500多亿元,其中A股总市值合计增加了约5200多亿元;六大行总市值较6个月前合计增约6667亿元,其中A股总市值合计增加了约5273亿元。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警戒级别调至最高!印尼鲁昂火山连续喷发引发海啸担忧

下一篇:公募FOF调仓换基 增配权益初露端倪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