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银行

央行新规全方位监管 银行间“券商经纪业务”迎考验 灰色操作要凉凉?

来源:财联社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5-07-23

摘要:   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迎来央行重磅文件监管。   近日,央行发布了《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

  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迎来央行重磅文件监管。

  近日,央行发布了《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对货币经纪公司加强监管的同时,罕见提及证券公司等非专门从事经纪业务机构的管理办法。

  央行相关负责人在起草说明中称,“对证券公司等机构开展经纪业务,参照货币经纪公司进行同等管理。证券公司等非专门从事经纪业务的机构,需设立独立的经纪业务部门,并与自营业务严格隔离。”

  债券业内人士指出,券商固收部门的5大业务线在当下债市走强并愈发内卷的环境下,业务冲突加速暴露,强化风险管控的关键之一是加大信息公示透明度,“ 这里所指的券商经纪业务不是传统的场内经纪业务,而是基于银行间市场的‘场外经纪业务’,目前券商的固收销售交易业务与本次管理办法的‘经纪业务’较为相近。考虑到券商还有自营部门,既扮演买方又扮演卖方的身份,较易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除强化信息透明、建立风险隔离制度以外,对于愈发庞大的券商销交业务,单独设立子公司或为不错的防范利益冲突机制。

  央行新规填补空白,将银行间券商经纪业务纳入监管范围

  自去年以来,债券市场持续走强,券商固收部门各业务线“野蛮生长”,传统自营、销售、做市、投顾、资管等多重角色间的相互冲突加速暴露。

  “监管对于违规违纪的红线操作持续高压,2018年出台的债券投资交易业务内控指引就明确规定券商的债券业务应当按前述5大类分开办理,并在人员、账户、资金、信息等方面严格分离,时至今日,行业整体合规展业居多,各业务线人员、资金均有严格防火墙设计,但债券大牛市下仍有从业人员顶风作案,私下或在表外开展业务,核心之一或是信息不透明,较难监管”,某中型券商人士如此表示。

  部分业内人士直言,由于固收五大业务部门同属固收部门,由一个分管领导或上级部门管理,在实际操作中有协调的空间,而此次央行《征求意见稿》侧重在券商经纪业务线进行规范。

  根据《征求意见稿》对银行间市场经纪机构的定义,经纪机构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货币经纪公司,另一类是其他提供经纪服务的金融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证券公司等机构开展经纪业务,参照货币经纪公司进行同等管理。

  “此前市场对货币经纪公司报价数据的经营权归属争论不休,核心在于中介机构利用报价数据寻租获利,暗箱操作不止,影响市场正常秩序,经过几轮整治,包括对各类询价活动的通讯工具监测,货币经纪公司依托信息差获利的时代或已过去,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场非专门从事经纪业务的金融机构奠定了基础”,业内人士如此称。

  财联社注意到,部分券商做市商本身起着服务市场流动性的职责,通过自营资本金买卖价差获取利润,职能定位应与货币经纪商收取佣金为主的盈利模式不同,或不在此次《征求意见稿》的监管范围内。不过,券商同时还存在赚取佣金为主的场外经纪业务,也引发此前市场对央行可能监管当前债券销售交易业务的猜想。

  “债券销交业务是对接银行、保险、基金、理财子等机构客户的前台部门,主要用来维护核心投资人,帮助客户进行撮券、资金等一些业务,和其他销售机构竞争,目前市场比较卷,固收部门也在寻求转型,具备撮券赚价差潜力的销交业务也逐步成为券商主动盈利的方向,较易与其他业务线形成利益共同体”,有中小券商固收交易人士指出。

  券商自营的“投顾业务”是与非,如何界定?

  有分析人士将本次央行新规与银行间债市投顾业务监管联系起来。

  “出于券商经纪对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影响增大,央行《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货币经纪公司的前提下,顺带提及证监会体系下的券商机构,这种提法并不常见”,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券商业务规模扩大,部分业务监管权责划分仍处于模糊地带。

  据财新报道,《征求意见稿》意味着人民银行或将把此前备受争议的券商固收自营部门为中小银行投资债市提供“投顾业务”纳入经纪业务监管。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顾问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指出,部分市场机构在债券交易中聘用投资顾问,但由于聘用双方对投资顾问服务性质认识不充分,内控和风险管理不到位,导致较大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甚至有未入市主体以投资顾问名义参与债券交易,违法违规隐患突出。

  “按照监管规定,债券投顾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不参与资金交易”,有业内人士指出,具体而言就是券商及其业务人员从事债券投资顾问业务,限于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辅助客户进行投资决策,禁止接受客户资金或资产委托、控制操作客户账户或以任何方式代客户作出投资决策。从这一角度看,经纪和投顾,是两种不同的业务。

  不过,在实操中,因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原因,个别机构混淆了经纪和投顾,侵犯客户利益现象时有发生。

  据财联社多方了解,在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参与方的债券市场中,农商行、农信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因自身投资能力有限,也负担不起专门搭建一个债投部门的成本,因而多转为聘用具备更强投研优势的券商为其债券交易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在实操方面,部分券商人员通过投顾账户购买自身承销的债券,或者通过资产打包获取溢价,进而影响债券价格及分配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监管通报案例中,甚至出现中小金融机构出借自身债券账户获利的情况,这在债券单边走势、预期较强的行情中更为常见。

  “券商销交业务,和投行业务是完全隔离开的,更多是参与一级分销,此外,也和投顾业务无关”,前述中型券商人士表示。

  据财新报道,部分券商固收部门一方面管理着目前约2万亿元的债券自营资金,另一方面运作着万亿规模的债券投顾资金,为众多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账户内债券业务的“投顾”服务,导致关联交易、非公平交易和利益输送等风险显性化,不仅有悖2018年资管新规以来的基本监管逻辑,也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滋生了金融犯罪的空间。

  部分业内人士对财联社称,银行间券商经纪业务,不仅需要建立风险隔离制度和单独的部门,如果做到一定规模,应该设立独立的子公司,进行更加严格的防范利益冲突机制。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日本首相回应“美日达成贸易协议”:若必要将与特朗普电话或面谈

下一篇:美财长称美中第三轮磋商下周举行 瑞典发声:将主办美中新一轮会谈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