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时政

新项目新清单密集亮相 央企“链”上协同升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5-11-10

摘要: 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国内各企业正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协同发展。《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新能源、新材...

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国内各企业正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协同发展。《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央企正进一步扩大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的广度和深度,释放新合作项目、新供需对接清单,成立相关产业链供应链联盟,推动产业从“单点竞争”迈向“生态共赢”。

11月8日举行的2025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暨大连新能源产业发展交流大会上,三峡科研院、三峡能源、大连理工大学、东方电气等26家企业及科研院校就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进行合作签约。三峡集团与北京威锐达、江苏欧讯能源等18家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达成合作共识。截至目前,2025年通过海上风电共链行动推动达成的供需合作达86项,合同金额约93亿元。

大会期间,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成立。该联盟汇聚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骨干力量,构建联合研发、标准共制、供需对接的协同机制,推动产业从“单点竞争”迈向“生态共赢”。

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个例。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共建开放包容 充满韧性的中国产业链”平行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牟淑慧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联合国务院国资委连续三年开展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累计组织召开40场“共链行动”主题活动,“链长”企业发布供需对接清单近万项,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卡位入链。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要发挥好对重点产业链的托底保障作用,紧盯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强战略预判,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产业的布局发展。同时,通过加强需求牵引、搭建开放式平台、创新协同模式、构建价值共享机制等方式,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中央企业发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发展的新邀请,着力破解技术瓶颈与供应链风险等共性挑战,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在11月7日召开的2025年低碳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暨第二届玻璃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建材集团等12家单位共同宣告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的诞生。活动上还发布了46项玻璃新材料现代产业链行动供需对接清单,多家企业签署产业链共链合作协议及备忘录,涵盖联合研发、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等方面。

“后续将建立常态化的协调机制,着力营造开放共享、相融共生、互利共赢的良好行业生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协同发展。”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张利表示。

国家能源集团透露,未来将积极推进煤基新材料和新一代煤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稳步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氢能、新型储能等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国电信也表示,将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慧战略,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

驱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创新是第一引擎。“我国企业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全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

以材料行业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强调,要紧抓国家战略的机遇期,以“十五五”布局材料三大领域为契机,让产业发展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要打造创新策源地,聚焦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新材料、氢能等六大方向,让产业布局与科技前沿同题共答;要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共同体,通过链接全球创新要素,实现产业发展与全球资源的有效对接。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华泰证券:电网设备三季度业绩分化明显 出海逻辑仍强势

下一篇:出口量连涨13个月!中国挖掘机,又一全球爆款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