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私募

权益潮涌下的基金投资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5-11-18

摘要: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稳步走强,权益类基金在科技、创新药、新能源等热点的轮番带动下强势崛起。数据显示,普通股票型基...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稳步走强,权益类基金在科技、创新药新能源等热点的轮番带动下强势崛起。数据显示,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基金指数年内涨幅均在30%左右,跑赢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同期表现。而且,权益类基金最新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逾2万亿元。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基民的投资之旅是怎样一番景象?他们能否在权益类基金的繁荣中充盈荷包,摆脱“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魔咒?临近年末,展望后市,如何实现更好的投资体验?带着这些问题,近期上海证券报在微信公众号上以投票形式进行了一场基民调研(下称“调研”)。

  2025年基民众生相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药等多个热点的轮番表现下,权益类基金再度迎来“高光”时刻,投资收益可圈可点。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上证指数年内涨幅达19.06%,与此同时,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基金指数涨幅分别为31.65%、29.2%。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已超10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逾2万亿元。

  权益类基金“进击”,基民投资收益如何?调研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在年内盈利的受访基民占比近六成(认为自己“赚爆了”的有10%,“小赚一笔”的有45.83%),另有13.69%的受访基民表示年内盈亏平衡。

  老张这样的基民无疑是“幸运儿”。40多岁的他,今年以来凭借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早早成为科技主题基金“买家”。“基金账户不仅翻红,还战胜了90%的平台用户,让我重新体验了‘养基人’的快乐。”。他还和记者分享了被市场“教育”后总结出的三大投基“铁律”:该“跑路”时“跑路”;审慎看待明星基金经理;少看账户多工作。

  并非所有基民都收获满满,一些盈亏平衡的基民收益被过往亏损的产品拖累。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道:“今年持基收益在-3%到2%之间波动,主要是因为投资的是白酒和医药板块,希望后市能轮动到这些板块。”

  此外,仍有部分基民苦于“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调研数据显示,近三成受访基民今年以来依然亏损。

  三季度,白领晓明拿出存款跟着小红书博主重仓了几只科技、创新药等行业基金,“那位博主今年就是靠实盘投资起家的,业绩太好看了,粉丝数都涨到百万了。但我‘上车’后,才高兴几天就被高位套牢了”。

  猫头鹰基金研究院董事长彭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部分基民的投资体验欠佳,主要原因系投资行为偏差与资产错配。例如,一些基民在年初集中申购沪深300或中证500指数基金,此后未及时调整持仓结构,错失通信、电子等板块的机会。再如,一些新基民受社交媒体影响,跟风买入热门但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赛道型基金,承受了超过能力范围的高波动。

  权益类基金持续吃香

  即便盈亏分化,但权益类基金仍是年末基民最为青睐的资产,尤其是指数型基金。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正在或想要满仓投资权益类基金的受访基民占比高达四成。具体到看好的类型:指数型基金获票高达52.27%,远超其他品类;紧随其后的是主动权益类基金,获票接近三成;“固收+”基金占比一成;纯债型、货币基金的关注度较低。

  业内人士认为,年末基民继续青睐权益类基金,是基于今年以来的权益资产表现,以及市场向好的趋势,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同时,固收、现金类资产吸引力不足也导致居民理财观念转变,进一步推高其配置权益资产的意愿。

  受访基民为何最青睐指数型基金?巴菲特曾发起过一场“对赌”:以10年为期,他坚信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的表现将超过任何对冲基金组合。这场“对赌”的结果为众人所熟知——指数型基金“完胜”。

  近年来,指数型基金的赚钱能力与工具化特性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内基民的认可。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末境内股票型ETF规模超1万亿元;2024年末站上2万亿元;2025年11月14日逼近4万亿元,其中千亿级ETF“巨无霸”增至7只,百亿级ETF数量也反超主动权益类基金。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指数型基金具有逻辑清晰、持仓透明、充分分散、成本低廉等特点,各路资金也在持续增配宽基ETF,让普通投资者跟投指数型基金更有信心。

  与此同时,主动权益类基金若想获得基民认可,则需要更长时间的业绩积累。以永赢基金提供的数据为例,从历史持有情况看,截至9月末,公司权益类产品中复购率最高的是永赢沪深300 ETF发起联接,超75%;永赢睿信混合等主动型产品的历史客户复购率也接近70%。得益于长期业绩表现,相关产品与投资者建立了更为坚固的信任纽带。

  不过,投资指数型基金并非没有风险。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表示,当前市场呈现快速轮动、震荡整理的局面,通过指数型基金获取市场贝塔存在一定难度,可通过宽基加行业指基的配置捕捉结构性机会。

  如何优化基民投资体验

  临近年末,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投资基金?调研数据显示:有人选择满仓权益,随性而为;也有人选择进行配置,稳妥为上。

  调研数据显示,有四成受访基民投资较为“随性”,看好权益资产,且认为无须进行配置。具体到看好的行业:AI科技脱颖而出,以52.16%的得票率成为年末最受欢迎的赛道;新能源、资源类行业的得票率均超10%;而创新药、新消费、大金融的关注度较低。

  这与部分基金销售平台的数据不谋而合。截至记者发稿时,某平台基金“加仓榜”中,排名靠前的多为科技类产品,如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恒越优势精选混合等。

  然而,晨星中国数据显示,若将去年各类型基金的五年期投资者回报与基金回报对比,投资人对波动率高的基金驾驭能力欠佳,容易高买低卖。“机构也会根据自身策略配置此类行业、主题型基金,但考虑到其高波动性,他们的配置比例通常不高。”彭莉说。

  以火热的AI科技基金为例,多位基金业人士认为“能买,但要注意配置”。光大保德信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张芸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前期科技板块显著的赚钱能力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公募基金三季报也显示TMT成交占比达到历史高位。虽然,中期来看AI还是海内外权益市场的主线,但短期涨多了,资金会有一些高切低的需求。尤其是临近年末,部分机构投资者或提前锁定收益,此时更应注意配置板块的分散和再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民已逐渐养成了配置的习惯。调研数据显示,近25%的受访基民表示,今年以来在权益资产内部进行了配置,股债配置及股债商配置的投资者也超两成。

  35岁的白领陈女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几年前她跟风买入某只网红基金,亏损一度超过30%。今年以来,她在投顾帮助下,搭建了“债券+全球宽基指数+黄金”的均衡基金组合:债基贡献基础收益,平抑组合波动;A股、港股上涨时,中证500指数、恒生指数的指基同步发力,贡献主要收益;在A股缩量盘整阶段,海外其他市场走强,黄金也创出新高,又能对冲回撤。“没有天天盯盘的焦虑,全程波动较小,年内组合收益超15%,这难道不‘香’吗?”她笑道。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人士建议,在当前时点,可以债基为底仓,适度增配权益类基金,关注国内科技成长主线,以及全球降息周期下的投资机会。同时,警惕高估值行业、黄金的回调风险。

  近年来,公募行业改革向深而行,“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已成为行业共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要摆脱“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须引导市场从“投机”转向“理性配置”。各方应形成合力,以健全制度护航市场生态,以专业投研筑牢产品根基,以精准服务为投资者赋能。期待权益类基金的投资红利传递至每一位理性投资者,让长期投资理念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聚丙烯区域之间供应压力分化

下一篇:广发证券:看好内房+港房未来一段时间的收益表现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