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生活

三九到了 最寒冷的日子来了 接下来注意别做这些事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1-20

摘要: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三伏”与“三九”相对应,前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后者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三伏”与“三九”相对应,前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后者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以冬至节气为起点,在此后的27天,是我国传统的“数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是一年中人身体最虚弱、最容易引发疾病的日子。


  一年中最危险的时节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另有数据表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老年人发病率及死亡率比全年平均数高出4倍之多。

  可见这样的气候对中老年朋友尤其不好,过于低温极大概率会诱发或加重一些疾病。

  三九天:中老年人最易冷出5种病

  眼下正值数九寒冬中最冷的阶段,气温极低,人体的防御功能也濒临最低点,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最爱在此时扎堆。

  1、心血管疾病

  每到低温时节,医院里心梗的患者就会增多。受冷空气刺激,心血管病人的冠状动脉容易收缩、痉挛,同时寒冷会增加心脏工作负荷,发生供血不足,出现栓塞。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琦提醒,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本就存在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问题,气温降低时原本狭窄的血管会变得更加狭窄。

  2、脑血管疾病

  寒冷不仅会让心血管负担增加,脑血管负担也会增加。寒冷容易促使脑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升高,脑出血、脑血管爆裂都易出现。

  3、关节疼痛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空气湿度和气温变化与关节疼痛有关,突然降温容易诱发关节疼痛。

  4、冻疮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

  5、感冒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一次普通感冒或病毒性感冒都可能转变为肺炎。

  寒冬身体最怕你做7件事

  很多疾病常常都是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引发,在这样极易诱发疾病的寒冷天气里,一定要格外注意身体,一些生活上的细节更要多加注意。

  1、洗澡水太热

  用太热的水洗澡会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若遇冷血管收缩,冷热变化会刺激血压和心率。

  2、一骨碌爬起床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而心血管在清晨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很容易引发意外。

  3、用围巾捂口鼻

  围巾一般不常清洗,会大量吸附灰尘和细菌,且其纤维容易脱落,用围巾捂口鼻,很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此外,围巾不建议太长,以免骑车时发生绞缠引起窒息。

  4、一大早锻炼

  冬季清晨寒冷,心脑血管会因此受到明显刺激,且早上污染物堆积严重,并不适宜锻炼。最好在下午三四点进行,以慢跑、快走为宜,运动前至少热身20分钟,切忌大汗。

  5、开电热毯睡觉

  不少人晚上睡觉喜欢用电热毯,或者用热水袋取暖,时间长了容易引起低温烫伤,特别是糖友,很可能烫伤了而不自知。电热毯最好在睡前开启,睡觉时一定要关掉。长时间使用电热毯也容易造成血液粘稠。

  6、不注意开窗

  冬季门窗紧闭,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状,被称为“暖气综合征”。建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

  7、不及时补水

  越冷越要多喝水。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会减少。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偏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贫血能靠吃猪肝红枣补吗?

下一篇:熬夜一晚有何后果 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