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评论

低价引流、软屏蔽中差评 网络交易乱象呼唤严监管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7-12

摘要:  ●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用户评价、商品标价以及竞价排名的广告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网络交易经营者...

  ●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用户评价、商品标价以及竞价排名的广告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删除用户不利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 记者调查发现,多个网购平台上以低价格吸引流量的商家不计其数,删除中评或差评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 征求意见稿是对电子商务法进行细化的草案,它不能突破法律,不能作出和电子商务法方向相反的规定,但它可以在电子商务法规定的框架内,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平台、电商的经营规范得更精准

  电子商务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最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修改《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原工商总局令第60号)基础上,起草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便引起社会热议。

  征求意见稿对用户评价、商品标价以及竞价排名的广告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第十五条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删除用户不利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距离电子商务法实施以及征求意见稿发布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当下网络交易正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存在呢?《法制日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低价诱导泛滥

  只为吸引流量

  随着网购平台增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网络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买家,会在价格上做“文章”。

  记者在多个网购平台检索发现,以低价格吸引流量的手段繁多。

  在淘宝上的一家发饰店,记者看到其标价为8元的发卡,点进详细页面查看发现,价格显示为8元至18.8元,可以选择不同款式和不同花色。记者试图搭配不同款式和颜色,发现不论如何搭配,价格都高于8元,而原本8元的搭配并不可选择。面对记者的询问,商家回复称:“可以选择的才是有货的,才可以购买。”

  记者发现还有一种低价吸引消费者的方式被许多商家采用,特别是在闲鱼App上,多数商家采用这种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一件商品标价0.01元或略高,在详情页面介绍“具体价格小窗私聊”或“直接拍下无效,价格非实价”等提醒信息,有些甚至直接称“价格是为了引流量,不是物品真实价格”。实际上,这些标价远远低于商品的价格。

  在调查中,有两种关于低价引流的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因为他们诱导消费者的方式更加“高明”。

  第一种,以实木家具品类为例,一套实木家具的价格只标价499元,点击链接后查看发现,可以选择分类,有五件套、五件套(不带垫)、垫子3个选项。逐一点击后发现,五件套的价格是2万多,全套(不带垫)和五件套的价格差不多,而499元是选择垫子分类时显示的价钱。

  第二种,将一件物品设置定价为0.01元,买家可以直接拍下购买,而且商家承诺真实有效,并且打着免费送的旗号。但点击购买时,却发现需要支付25.01元,原来商家将邮费设置为25元。而据记者了解,网络平台上的商家在快递费用上一般具有优惠额度,10元基本可包邮全国大部分地区。并且,记者查询发现,参加此类活动的商品价值多为10元左右。

  恶意骚扰威胁

  只求删除差评

  此外,网络商家删除差评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外企上班的林波(化名)是一位宝妈,她的孩子一直在喝一款英国进口的婴儿奶粉,以往都在香港实体店采购。

  “最近,我发现淘宝上有一家专营店在代购同款奶粉,商品详情介绍页面中附有代购现场视频、小票等图片,看起来很真实,价格也相当实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下单购买了一罐同样的奶粉。可到货后,发现这款奶粉与之前实体店购买的相比,外包装和口感都有差别。”林波说。

  林波对记者称,由于未经专业检测,不能辨别真伪,也不能妄议真伪,所以她没有和商家进行售后沟通。但她上传了在实体店购买的奶粉和网购的奶粉对比图,并在商品评论区写下品尝的真实感受。没想到,她的评论没有显示出来。即使发送多次均显示评论成功,在商品评论区也找不到她的评论。

  林波就此询问客服,被回复称,发生评论被“和谐”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买家在评论中涉及黄色、暴力或虚假广告等言语。但林波确认自己并没有发送相关的敏感词。记者查询这家网店的客户评价,发现林波所购的奶粉只有几十条系统默认的好评,没有中评和差评,更没有买家发过的买家秀照片。

  记者也有过类似经历。在淘宝上买的衬衫不合身且做工不好,便在商品的评论区给了一个中评。然而,当天淘宝客服就开始不停发送私聊,请求改成好评,并返券5元。记者对此没有理会,也没有及时回复,于是客服就利用填收货信息时留下的信息,给记者发短信。信息的内容是一些感人的话语,请求记者更改评论。

  无独有偶,在上海读大学的黄珊(化名)在少女凯拉淘宝店花30元,购买了一件T恤。收到货后,她发现衣服质量很差,就给了店家一个差评。随后,店家给黄珊发来留言,要求删除差评。黄珊对此没有理会,没料到第二天收到了店家发来的一条威胁短信,还包含谩骂之词。她要求店家先道歉,否则不删除差评。谁知,她立刻又收到第二条威胁短信,内容为:“再不删除评价,就把你的个人信息卖入各种色情网站,让你的手机支付宝植入病毒。愿你自行删除,否则后果自负。”黄珊回拨电话过去,但对方电话无人接听,短信也无人回复。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实习生 晏亦茜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95后女主播获千万元打赏 “老东家”将她告上法庭 要分250万打赏费

下一篇:北京一年抓了1342个号贩子 20多所医院能人脸识别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