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基金:LPR新规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8-23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告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金鹰基金表示,新规则主要改变了以往的报价机制,即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方式取代之前盯住贷款基准利率模式,同时推动银行尽快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以LPR作为参考基准。其目的是引导贷款利率定价从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转向参考LPR,打通政策利率和实际贷款利率的传导通道。
在LPR新规执行首日(即2019年8月20日),报价机制调整后的首个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正式亮相:一年期LPR是4.25%,比原来基准利率降了10个BP,比以前老的LPR降了6个BP,五年期以上LPR为4.85%。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进行定价,而未来银行新发放的贷款将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从目前基准利率和LPR利率的水平来看,此次改革中长期而言将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过就短期而言,一方面存量贷款的利率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调整需要平稳过渡、难以一蹴而就,新版LPR报价如预期仅有小幅下降,因而短期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或较为有限。
而对于此次LPR新规带来的中长期影响,金鹰基金分析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以往操作中,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虽然市场利率下来了,但是贷款利率的“地板”比较硬,下降幅度相对较小。比较而言,LPR新规降低了小微和民企的融资成本,预计对头部企业的成本下降修改更加明显。
第二,保持房贷利率不下降。对于房地产市场,政策依然坚持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基本稳定。房贷利率由参考基准利率变为参考LPR,但最后出来的贷款利率水平要保持基本稳定。这也反映出政策保持定力,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避免形成居民再度加杠杆的预期。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