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汽车

上半年预亏20亿元 恒大为跨界造车支付巨额“学费”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8-23

摘要:  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房地产的投入方式不同,造车要耐得住寂寞,做好长线投资的准备。  近日,中国恒大集团(以下简称“恒大”...

  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房地产的投入方式不同,造车要耐得住寂寞,做好长线投资的准备。

  近日,中国恒大集团(以下简称“恒大”)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预计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下滑49%至270亿元。同日,恒大集团负责运营大健康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附属公司——恒大健康也发布了盈利预警称,上半年预计净亏损约20亿元人民币,同时还给出了亏损的主要原因:“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处于前期投入阶段,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

  为造车“狂砸”3000亿

  为实现造车梦,恒大可谓是用真金白银“砸”出了一条路:今年1月15日,恒大出资9.3亿美元收购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51%的股权,获得了整车研发制造资格;1月24日,出资10.6亿元取得动力电池企业卡奈丝能源58%股份,获得顶尖动力电池技术;1月29日,投资1.5亿美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布局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3月15日,以5亿元收购泰特机电有限公司70%股份,而后者持有荷兰e-Traction公司的全部股权;5月30日,收购英国Protean公司获得世界一流车用车轮毂电机技术;6月份,恒大分别投资1600亿和1200亿在广州南沙和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一年时间,恒大仅对外公布的造车业务投资就已累计超过3000亿元,覆盖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销售以及售后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设施,投资力度之大,甚至超过了目前我国新车企约2000亿的总融资规模。

  “在多元化布局上,恒大曾选择进入粮油、乳业、矿泉水等产业,但经过探索,我们发现这些行业年销售额只有几亿元、几十亿元的体量,这跟恒大集团6000亿元的规模是不匹配的。”恒大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许家印表示,只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才能与恒大的“野心”相匹配。

  能砸钱不代表实力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29日,在恒大斥巨资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整整一年之后,其首款新能源车型“国能93”终于在天津宣布量产下线了,而这也意味着恒大已经具备了大规模量产新能源汽车的实力。

  然而,记者了解到,这款新能源汽车的诞生并没有为恒大造车增添明显的色彩,由于设计老旧、产品参数落后、价格缺乏竞争力等因素,这款车型在市场上并没有激起多少水花。

  “相比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恒大的优势是不缺钱,家底雄厚,有上千亿元的现金流,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恒大的管理层团队并没有制造业技术出身的专业人员。房地产、足球那套模式在需要高技术、高人才、高投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显然行不通。”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恒大近期投资和收购的电池厂、电机厂甚至包括国能新能源,在汽车行业内实力都不算突出,想要凭现有的基础班子闯出“一片天”,其实存在不小难度。

  “如果仅仅只是做出一款没有什么亮点、质量和性能一般、行驶不稳定且驾驶感很差的半成品车型,我觉得并不难,但是想要引领行业,目前的恒大还远远达不到要求。”以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要抓紧时间发展技术”

  面对技术实力层面的质疑,恒大仍然很淡定。“恒大集团的良好业绩将是恒大健康拓展新能源汽车布局的底气所在。”恒大健康表示,根据恒大官方提供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恒大集团实现销售额3223亿元,全年有望实现6000亿元销售额,完全有充足的资金来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实力。

  “恒大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有效地把资金转化成硬实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持续‘烧钱’才能获得人才和造车所需的研发能力。”汽车行业分析师沈建斌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因此众多车企在前期都面临着亏损的局面。

  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早在2010年就已上市的美国特斯拉,至今仍未实现年度盈利,而且今年上半年净亏损超11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就高达9.8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半年恒大健康亏损20亿元实属正常。”沈建斌坦言,“但恒大如果真想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仍然要抓紧时间发展技术,否则或将错失占领市场的最好时机。”

  对此,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田永秋也谈到类似相同观点:“新能源汽车是高投入的烧钱行业,前期要亏得起,并且要持续投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估计下半年亏损得会更多一些。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投入方式不同,造车要耐得住寂寞,做好长线投资的准备。”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哪吒》“封神” 它会托起国产动漫的春天吗?

下一篇:美国“两房”回归私有化 会引发下一次房市崩溃吗?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