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房产

在哪类城市买房置业?首先要看大趋势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8-26

摘要:  2019年买房置业,哪个城市最有发展潜力呢?  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刚刚出了一份新报告,给出一个答案!  从总体发展...

  2019年买房置业,哪个城市最有发展潜力呢?

  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刚刚出了一份新报告,给出一个答案!

  从总体发展潜力上看,2019年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稳居中长期发展潜力榜单前4名,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东部地区有32座城市进入前50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表现尤其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报告的判断与各大房企的观点惊人相似。

  三四线城市需求明显透支

  任泽平:“部分三四线城市需求明显透支。

  孙宏斌:“房地产宏观调控对三四线城市影响比较大。

  任泽平表示,三四线城市多个指标在下行。前期受棚改货币化刺激销量暴增、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需求透支风险。

  人口方面,三线城市全域流入流出基本平衡,四线城市持续流出。库存方面,西部地区、四线城市总体库存风险较高。拿地成本方面,三四线城市连续5个月上行。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表示,房价调控继续从紧,一二线城市因为二手房价格基本处于倒挂状态,所以对市场影响没那么大,“调控对三四线、四五线城市的影响还是会比较大。这两年的三四线、四五线城市的房价涨得非常多”。

  万科首席运营官、执行副总裁张旭也在日前表示,“三四线城市我们(万科)会较少进”。

  某知名地产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部分三四线城市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前期上涨的红利。

  易居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数据也表明,在其监测的13个城市中(一线北京、广州、深圳;二线成都、杭州、南京等;三四线岳阳、金华、扬州、佛山等),8月上半月成交量增速方面,佛山、扬州、岳阳、金华等三四线城市,增速下滑十分明显。

  八成新增人口将集中于19个城市群

  任泽平:“拥抱城市群,把握大趋势。

  万科张旭:“拿地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区域。

  恒大研究院的报告,将百强城市与城市群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了联系:2019年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城市位于19大城市群,有54个城市位于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

  具体来讲,大城市创造的人均财富多:从人均生产效率看,分规模人均创造GDP呈现规模从大到小的递减现象;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均创造14万元GDP,是100-300万人城市的2.1倍,是20万人以下城市的约5倍。

  城市群层面,19个城市群的核心在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5个城市群。预计到2030年,中国2亿新增城镇人口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其中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

  都市圈层面,24个1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以6.7%的土地集聚33%的人口创造约54%的GDP,其中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等都市圈发展潜力明显居前。

  从已经公布的房企半年报来看,各路房企也把未来业务的重点集中在诸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

  碧桂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表示,碧桂园地产业务重点在粤港澳大湾区,截至2019年6月底,仅仅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碧桂园就拥有3467亿元的权益可售货值。

  早在2017年,恒大土地储备约91.1%就位于国家批复或者规划的城市群。

  对于买房人来说,道理也一样。上述知名地产分析人士表示,购房者应当选择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并选择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

  哪些城市值得置业

  在任泽平的这份报告中,哪些城市值得置业?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从人口看,深圳、广州、杭州常住人口大幅增长,西安、成都、长沙等中西部核心城市日益崛起,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东部城市人口增长放缓。

  从产业看,京沪深占据绝对高地,杭州、广州、苏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居前。

  从土地供应上看,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东北地区则有过剩风险。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上半年亏损1.78亿 海马汽车发布半年报

下一篇: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